试样、电极、媒质以及升压方式的选择:
1、试样与电极
试样与电极的大小影响击穿试验结果
1)固体材料的试样
GB1408有规定,如表
一般试样厚度不要超过3mm,厚度测量误差好不要超过1%
试样  | 板状  | 管状  | 带状  | |
尺寸mm  | 方形边长大于100  | 圆形直径大于100  | 长100  | 长大于150宽大于15  | 
2)测量固体材料用电极:
电极必需是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电极表面光滑并与试样良好的接触;板材或薄膜试样一般用圆柱形铜或不锈钢电极;管状或型材试样,一般要采用金属箔或沉积金属层,管状试样内径小时,可用弹性金属片、金属粉末以及导电液体等作为内电极。电极尺寸见表
电极形状  | Φ1  | Φ1  | H1  | H2  | r  | 应用范围  | 
a  | 25  | 75  | 25  | 25  | 2  | 平板、薄膜  | 
b  | 25  | 25  | 25  | 25  | 2  | |
c  | 10  | 10  | .  | .  | 0.5  | |
d  | 10  | 10  | .  | .  | .  | 云母片  | 
e  | 3  | 100  | .  | .  | .  | 层压制品  | 
f  | .  | .  | 25  | 50  | .  | 管  | 
3)液体材料取样及电极:
液体介质击穿试验用电极有平板和球型两种。我国现行标准用是平板型电极,电极直径为25mm,间距为2.5mm,边缘的曲率半径2mm,表面光洁度▽7.液面离电极的最高点距离不少于22mm.电极距容器内壁各点不少于13mm,电极轴心应对准并保持水平,电极间隙应均匀。电极及容器所用材料应不会和试样作用,一般用陶瓷或玻璃制成容器,用铜或不锈钢做电极。
2、媒质:
为防止材料发生表面闪络,同时也为了避免击穿发生在电极的边缘,必须选用相对介电常数(或电导率)比较大的,而且击穿场强也比较高的材料做媒质。如变压器油、矿物油和硅油.选用的媒质必须与试样不会发生相互作用
3、升压方式:
击穿场强随施加电压的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在交流或直流电压的击穿试验中,电压作用时间体现在升压方式和升压速度;而在耐压试验中,电压的作用除与升压速度有关外,主要还决定于耐压时间。显然,电压作用时间越长对试样考验就越严格。击穿试验升压方式分三种:连续升压、逐级升压和慢升压。
连续升压升压速度
试样  | 击穿电压千伏  | 升压速率千伏/秒  | 
固体  | <1 <5 <20 ≥20  | 0.1 0.5 1 2  | 
液体  | <10 ≥10  | 1 2  | 
逐级升压:
击穿电压千伏  | ≥25  | 25-50  | 50-100  | 100以上  | 
每级升压值/千伏  | 1  | 2  | 5  | 10  | 
慢速升压:
击穿电压千伏  | <25  | 25-50  | 50-100  | 100以上  | 
升压速率伏/秒  | 17  | 33  | 83  | 167  | 
几点说明:逐级升压是让施加于试样的电压先以连续升压的速度上升到击穿电压的50%,之后,按每级升压值(大约为击穿电压的5-10%)逐级升压,每级停留1分钟,直到击穿为止。最后一级的电压为击穿电压。级与级之间升压时间要尽可能的短,一般不会超过10秒,这一时间应计入后一级的停留时间内。如果击穿发生在前一级,则应取前一级电压。慢升压是先让施加于试样的电压以连续升压阿的速度上升到击穿电压的50%,以后降低升压速度,但电压仍然以匀速上升直到击穿为止。而耐压试验先以任何升压速度使施加于试样的电压由零上升到试验电压的40%,以后以每秒升高试验电压3%的速度升到试样电压为止;在试验电压下保持一定的耐压时间(1-5min),之后要在5分钟内将电压降到试验电压的25%,最后切断电源。